浙江省医保结算模式开启新一轮大变革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联合省财政厅印发《浙江省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以省域为单位全面推开“日结算、月核算、年清算”结算改革,全省医保结算模式开启新一轮的大变革。

自3月25日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已向1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疗机构69家、二级医疗机构25家、基层医疗机构6家)高效拨付“日结算”金额9.01亿元,医保结算单据累计344.4万份(其中门诊331.37万份、住院13.03万份),日均拨付金额达0.45亿元,医保基金拨付周期从以往平均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结算数据上传后次日拨付,真正实现“当天结算、次日到账”。

三级医疗机构:资金活水赋能高质量发展

“过去是次月初申拨对账、次月底资金到账,虽然结算有一定的周期,但好在没有医保基金拖欠的情形。万万没想到,现在医保基金竟能缩短到‘日结算’,每天我都能收到医保基金的到账提醒,这简直是革命性的改变!真要给医保部门点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财务科负责人高丽娟展示着手机界面,4月14日“日结算”拨付的1634.2万元已赫然在账。作为首批参与改革的医疗机构,该院通过“日结算”实现医保资金结算数据上传后次日到账,日均现金流增加600余万元。

这种结算模式改革正引发连锁效应:日均数百万元的医保资金如活水般注入医院账户,极大增加了医疗机构现金流,缓解了医疗机构的垫资压力,让医疗机构在采购高端设备、引进人才团队时有了更充足的现金流支撑,为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

“这次医保部门推行的即时结算改革意义重大,从原来的‘月结算’到现在的‘日结算’,医院不用改造任何系统,就能实现医保基金‘日日到账’,切实给我们医疗机构进行了减负,一年算起来可以给我们提前拨付10个亿的资金量,真是利院利企利民的大好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沈贤对即时结算连连称赞。

基层医疗机构:稳定资金托起基层服务网底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该项改革带来的改变更为深远。“现在医保资金次日到账,我们基层卫生院有更多资金保障和采购群众需要的基础药品,为参保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温州市瑞安莘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应丽珍感慨道。

在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和预付金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基层医疗机构能够缩短资金回笼周期,缓解运营成本和压力,如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卫生院,近期依靠两项医保改革的政策红利,一次性更新了不少院内的检验设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从省级三级医院到基层乡镇卫生院,从基药储备扩容到医疗设备更新,这场以医保基金结算清算规范化、高效化、便捷化为目标的即时结算改革,正在构建医保、医疗、医药的良性循环。当医保基金成为随时可用的“活水”,整个医药卫生体系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这不是简单的结算方式改变,更是医药生态链的系统性重塑。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浙江省医保结算模式开启新一轮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