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业绩掉队的申通快递(002468.SZ)终于扳回一局。
4月25日,申通快递发布了2024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在营收增速只有15%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同比翻倍。虽然这一表现未达到2016年-2019年的巅峰状态,但依然成为申通快递2020年之后净利润表现最好的一年。
财报显示,2024年申通快递实现营业收入471.69亿元,同比增长15.26%,同期申通快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达到10.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9.55%。此外,同期申通快递基本每股收益也从2023年的0.23元/股,同比增长200%达到0.69元/股。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申通快递的净利润增长进入平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24.04%。同期,申通快递的营收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3%。
申通快递并未在财报中详细解释去年净利润翻倍增长的原因,但据华泰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其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件量增速高于行业、规模效应带来成本快递下降。华泰证券的测算显示,2024年申通快递的单票成本同比下降9.1%至1.95元,单票毛利同比增加了27.6%至0.12元。另据申通快递的财报,2024年其快递服务的利润率为5.57%,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
分区域来看,华东市场和华南市场是申通快递的主要“产粮区”,这两大市场的快递业务占比分别为34.23%、29.19%。
界面新闻还注意到,今年申通快递在主要“产粮区”还有大动作。据申通快递公布的信息,今年3月1日,其义乌转运中心资产组的收购完成交割,义乌转运中心正式成为公司直属转运中心。
申通快递方面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申通快递将进一步加强转运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营及精细化管理,加大转运中心的数智化投入,提升转运中心的分拣时效,构筑公司高效的中转运输网络体系。截至2024年末,申通快递拥有直属转运中心70个,其中东北6个、华北8个、华东25个、华南10个、华中12个、西北3个、西南6个。
一位快递行业人士曾向界面新闻透露,对核心区域的资产收购,有利于其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落实不同形式的竞争策略。他还表示,基于去年的竞争形势,今年义乌市场的价格竞争或许将更加激烈。有媒体报道称,目前义乌所在的浙江已经出现了单票低于50克的商品、发货价最低下探到1元以下的情况。不过,与价格战最激烈的2021年前后相比,当前的价格战往往呈现区域性,全国性的降价鲜少出现。
申通快递也在寻找增量市场,2014年其业务量增速最快的市场是西北大区,增速高达59.86%,这得益于电商平台的“西进行动”。申通快递在其财报中表示,去年申通快递与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在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开通了集运服务,破解偏远地区长期存在的“不包邮”“取件不便”“退换货繁琐”等行业难题。2024年全年处理量超过1亿件,包裹平均运费降低了80%,运输时效提升2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 GDP增长2.2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持续增强。在消费保持一定增速的情况下,快递行业维持着21.5%(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增速,虽然这一增速不及高峰时期超过30%的增速,但这依然让快递公司和快递网点留存了更多喘息机会。
申通快递去年业务量达到227.29亿件,同比增长29.83%,带动市场占有率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至12.98% 。从增速来看,申通快递依然跑赢了行业平均数据。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去年全国快递业务的收入增速只有13.6%,也暴露了快递行业的隐忧。在2024年,全国仍在持续出现快递价格战,申通快递和韵达速递抢占“市占率第三”的比拼仍在继续,后来者极兔速递也逐步提升业务量,参与到“抢三”大战中,价格竞争此消彼长,“降价换市场”依旧盛行。
对比来看,申通快递去年月平均单票收入最低,仅为2.05元,大于全行业6.3%的降幅,同时也是几家快递公司中全年单票收入下降幅度最大的公司。
另外,在今年第一季度,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速递的单票收入同比依然呈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根据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申通快递三家公司发布的最新月度数据,3月份顺丰单票价格下降了11.75%,圆通速递下降了7.42%,韵达速递下降了5.77%,申通快递下降了4.29%。虽然申通快递和韵达速递的降价幅度相对较小,但其单票价格垫底,二者3月份的单票收入分别为2.01元和1.96元。
尤其是在今年1月,快递行业火力全开,申通快递罕见地实现单月业务量超过韵达的情况。根据各家公司公布的月度经营数据,1月份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顺丰控股分别录得快递业务量22.68亿票、20.13亿票、20.23亿票和13.3亿票,申通快递比韵达多出1000万票。但在2月和3月,申通快递又被韵达速递反超,两家公司的竞争依然胶着。
与此同时,中通与圆通的比拼也在加强,局部战火激烈。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速递、申通快递、极兔速递等为主的“通达兔”系的快递公司也开始在退换货市场、个人散户市场、品牌大客户等市场“围剿”顺丰,各方之间的竞争有增无减,这导致快递行业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虽然价格竞争的诱因仍存在于快递行业,但一味地价格战也显示出诸多弊端,盈利能力持续走低,网点稳定性和服务水平有所下滑,导致快递公司竞争力持续削弱。在这一背景下,申通快递总经理王文彬近期频繁喊话,称“拒绝盲目追求单量”。
而在2021年,王文彬从阿里巴巴体系空降至申通快递,成为申通快递的职业经理人。当时,王文彬提出“以产定量”,根据产能、扩容来制定市场政策。这一策略帮助申通快递实现了既要补产能短板、又要保市场份额的目标。
申通快递在其财报中透露,2025年申通快递常态吞吐产能预计将提升至日均9000万单以上,而在四年前,申通快递日均单量约为3000万单,2024年为7500万单。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申通快递曾经遇到的“产能瓶颈”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申通快递全网产能效率的释放、网点之间产能的协同成为申通快递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另外,寻找优质客户、减少轻小件的“垃圾货”、增厚盈利等也成为通达系快递公司持续触摸的目标。
另外从月度单票收入来看,申通快递不再是那个“降价最凶猛”的公司了,并且2024年申通快递的大客户的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60%。后续申通快递究竟是否还会坚持对韵达速递的反超也变得有些微妙。
除此之外,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今年申通快递关键股东是否会进行行权、或提前行权是关注的焦点。2023年6月,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菜鸟供应链”)从阿里巴巴手里收购了申通快递25%的股权,当时,菜鸟正在筹谋上市。但如今,菜鸟上市计划搁浅,未来如何申通快递打配合战依然留有疑问,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申通快递是否能逆转落后局面。
截至去年年底,菜鸟供应链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权,另外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还持有申通快递3.38%的股权,上海德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监事陈小英持有2.65%的股权。
而陈德军、陈小英作为公司的一致行动人,通过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梧桐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海恭之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德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申通快递的股权,其中陈德军间接持有申通快递17.16%的股权,陈小英间接持有12.66%的股权。按此计算,陈德军、陈小英合计持有申通快递35.85%的股权。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利润大增背后是“降价换市场”,申通快递面临成长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