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来自北京的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JINGDONG Industrials, Inc.(简称“京东工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3年3月30日、2024年9月30日先后两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京东工业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246/documents/sehk25033000589_c.pdf
主要业务
京东工业,作为中国领先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通过践行变革性的工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帮助客户实现保供、降本、增效及合规。公司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自2017年7月起作为京东集团(09618.HK)独立的业务单位运营,此后历经了一系列的内部重组,成为当前业务的控股公司。
京东工业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于2024年按交易额计,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排名第一,规模是第二名的近三倍。于2024年的按交易额计,京东工业成为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4.1%。
*MRO,维护、维修及运行,即支持生产或业务运营但不会成为最终产品一部分的商品,用于通用用途或特定工业场景下的专业用途,涵盖广泛的消耗品和设备类别。
京东工业,构建了端到端的供应链数智化基础设施,采用了轻资产模式搭建高效且可扩展的业务,并通过‘太璞(数(数智)、实(商品)结合的全链路数智化工业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各行业、各规模的客户提供跨场景、跨品类的全面工业品供应以及技术与服务。
京东工业,于2024年服务约10,600个重点企业客户,客户包括约50%的中国《财富》500强企业及逾40%的在华全球《财富》500强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SKU数量计,京东工业的在中国提供最广泛的工业品供应,提供77个产品类别和约5,710万个SKU。于2024年,公司平台的工业品源自由约12.17万家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组成的覆盖全国的工业品供应链网络。
京东工业在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建立了领先地位,成功将业务版图从通用MRO产品扩展到专业MRO产品,并正在向BOM产品渗透。同时也开始为客户提供工业科技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有效管理横跨买、用、养的工业生命周期,实现公司成为全方位、一站式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的目标。
*BOM,生产物料,即在原始制造过程中用于组成最终产品的零件和在制原料,其中包括电子元器件及中低压配电系统等
京东工业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商品收入,其他来自服务收入。
股东架构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其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刘强东先生,通过京东集团(09618.HK,JD.NASDAQ)、Max I&P Limited等实体,合计控制约82.52%的投票权。
董事高管
京东工业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
除执行董事外,高管包括王雪东先生(首席财务官)。
公司业绩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京东工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41.35亿、173.36亿和203.98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3.84亿、479.9万和7.62亿元,相应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60亿、8.94亿和10.67亿元。
中介团队
京东工业是次IPO的中介团队主要有:
美林、高盛、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瑞银、中信证券为其财务顾问;
德勤为其审计师;
世辉为其公司中国律师;
世达为其公司香港及美国律师;
汉坤为其券商中国律师;
佳利为其券商香港及美国律师;
海通国际为其合规顾问;
灼识咨询为其行业顾问。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京东工业,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美林、高盛、海通国际联席保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