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明弘
4月最后一个完整周(4月21日—27日),浦银安盛普航3个月定开债基以近60亿份的顶额募集规模成为4月以来新基金的“发行王”。
Wind数据显示,上周新成立的28只基金中,发行总份额达到245.79亿份,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据近半壁江山,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凭借稳健特性吸金超73亿元,而主动权益类产品却遭遇“迷你化”困境,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市场结构性分化仍在演绎。
在权益市场震荡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下沉,固收类产品成为“资金蓄水池”。数据显示,上周新基金发行份额均值为8.78亿份,首尾差异悬殊。浦银安盛普航3个月定开以59.99亿份规模拔得头筹,该产品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紧随其后的中欧稳航90天持有A(31.80亿份)、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A(29.71亿份)分别为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和混合型FOF基金,显示“固收+”及FOF产品在资产配置中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被动指数型基金虽数量占优,但单只规模分化,头部产品募资能力明显较强,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募集份额达到19.09亿份、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达到10.88亿份。而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联接A、永赢价值发现慧选A等产品发行份额不足0.2亿份。
统计显示,上周发行的产品超九成都设置了3个月封闭期,如易方达安旭90天持有A、财通聚福稳健3个月持有A等,这一设计既满足投资者对流动性的阶段性需求,也为基金经理提供稳定建仓期。不过,认购周期差异也较大,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永赢价值发现慧选A等4只产品“闪电募集”认购期仅1天。
另外,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等6只指数基金集中结束募集,反映出基金公司对二季度市场窗口期的集体把握。
当前新发市场特征背后是投资者行为与市场环境的双重映射。一方面,权益市场波动加大,上周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发行总规模达到73.59 亿份、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受宠,体现了风险规避情绪;另一方面,被动指数型基金总规模达到65.77亿份的高占比,表明投资者更倾向通过分散化、低成本的指数工具参与市场,契合近年来“被动投资崛起”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成功发行5亿份,标志着公募REITs市场在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的持续拓展,为投资者提供另类资产配置选择。而多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总规模仅8.24亿份,且多为“迷你基”。
当前,基金公司正密集布局二季度行情。业内人士认为,若后续权益市场情绪回暖,被动指数与主动管理的“双轮驱动”或成破局关键,而REITs、FOF等创新品类的持续发力,将为新发市场注入更多差异化动能。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波动市场中,通过固收打底、指数增强的组合策略,或能更好地平衡风险与收益,而对主动权益产品的配置则需等待市场主线明朗化契机。
花花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花科普 » 基金发行依然分化 指数与固收唱主角